信息来源:江汽集团
5月23日,2018年第一批科技成果评价会在江淮汽车技术中心206会议室召开,“HFC1037DKSV系列载货汽车”、“HFC1041P52K1C2V系列轻型载货汽车”、“HFC1041PV3系列轻型载货汽车”、“HFC1121P51K1E1V系列轻型载货汽车”4个项目均评价为国内领先水平。
会议由安徽省科技厅直属单位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组织,邀请了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学院、安徽省机械工程学会、安徽省机械科学研究所、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7名专家承担本次鉴定工作,推选王其东教授担任评价专家组组长。
通过听取江淮汽车的汇报、审查材料、察看样车及项目答辩,评价专家组指出:“HFC1037DKSV系列载货汽车”采用分段叠焊式车架,承载性能优越;采用独立双横臂悬架、多级减震结构的广角离合器,提升整车的乘坐和操纵舒适性能;配置了ESC安全系统和双缸定钳式制动器提升整车行驶安全性能;采用电控四驱系统,提升整车越野性能;优化车身密封性能和声学系统,降低整车行驶噪音。获得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其主要技术指标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HFC1041P52K1C2V系列轻型载货汽车”从车架、轮胎、后桥、离合器等多方面采用轻量化技术,有效的减轻整车重量,降低了整车油耗;采用江淮自主研发的“J-ConNet”4G车联网系统,提高了整车的通讯效率和信息化水平;采用特殊的铅膏配方的多片薄片的高性能蓄电池,提升了低温放电能力和冷启动效果。获得6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主要技术指标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HFC1041PV3系列载货汽车”采用人机工程技术,设计了环抱式仪表台及电动冷暖一体空调,提高了载货汽车的驾乘舒适性;搭载高性能动力总成,满足国Ⅴ排放要求,具备升级国Ⅵ潜力;采用LC5T28变速箱,使用舍弗勒定位装置,增加换档吸入感;通过优化轴承设计,高精度齿轮加工,提高传动效率,经测试,整车百公里综合油耗为9.5L;设计了可翻转的短头驾驶室,提升了维修方便性。受理3项发明专利,获得16项实用新型专利,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HFC1121P51K1E1V系列轻型载货汽车”在商用车系统中引入轿车的VOC和气味性标准,经检测室内气味性等级达到3.5级标准;前下防护和后防护装置采用铝合金材料,在满足法规强度要求前提下,实现传统铁质防护降重60%以上;集成了双扭杆、多功能方向盘、无骨雨刮、LED转向灯、电动玻璃升降器、中控锁、电加热后视镜、蓝牙MP3和4G车联网等技术,提升了产品的综合性能。授权2项发明专利,获得4项实用新型专利,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副主任徐溪红对专家严谨高效的评审和项目组积极热情的参与表示感谢,指出本次评价会议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专家及企业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希望江淮汽车听取专家的建议在以后的科技类材料准备过程中,充分挖掘项目的技术创新点,同时围绕创新点来组织各项材料内容,使整个材料更加完整、连贯,前后呼应。